《毒液》背后:爬坡的互联网电影公司运气好了吗!
发布时间:2018-11-15 14:41:34
《毒液:致命守护者》(简称《毒液》)6天10亿票房,是腾讯影业一个多月以来的第二个“爆点”。之前它参与的《影》于“十一”亮相,口碑褒贬不一,但不管是在威尼斯电影节还是金马奖上都大获赞扬。
好像,这家一直苦苦爬坡的互联网电影公司的运气突然变了。
不仅是腾讯影业。中间从制片领域离场去做“基础设施”的阿里影业归来,爆出了“西红柿”和“药神”。还有完美世界,2008年开始拍片、被批评了10年,终于靠5亿美元的投资参与了《至暗时刻》和《魅影缝匠》两座“小金人”。
除了靠平台优势和片方捆绑的视频网站,哪一家互联网电影公司不是苦出身?
这是互联网电影公司扭转的365天。最后,《毒液》好像一锤定音,一副国际范甩开国内电影业,给互联网电影公司的“爆发年”画了个逗号——因为《影》在周末才参评金马奖。
都说娱乐业的寒冬来了,这个时候互联网电影公司的运气却好起来了?
都有IP梦
中国的互联网电影公司大体有两个来源:一种是视频平台衍生,主要为了应对买片的高昂成本。最早是乐视影业,后来爱奇艺率先投入自制剧,最终几大平台都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
视频平台其实一直在影视圈里,所以这类公司熟悉市场、上路快。但是,一方面它们频繁产出的影视剧与视频平台天量的投入、似乎永远不能扭转的亏损相比,很难用成功二字进行评价。而视频付费似乎还在培养“用户意愿”的路上。
另一方面,优势也是劣势:长久被行业所裹挟,只能在惯例中打拼,所以至今很难看到成功国际化产品。
第二类是跨行。要么是完美世界这种从其他文娱领域跨行做影视,要么就是阿里影业这样平地起高楼。就算腾讯影业,原来也归属游戏、动漫、电竞所在的腾讯互娱事业群。
对于这一种,在成立的那一天开始恐怕就都有一颗国际化的心。毕竟它们的母公司都已长期征战于国际市场,像影视这样重要的业务自然也要具有国际化特征。这是因为,IP系列,尤其是世界级IP系列电影,不仅有知名度与粉丝基础,更重要的是也往往有较高的内容品质保障。
比如阿里影业,成立一年时就宣布要做国际化电影公司,而且就是要拍“超级IP电影”。张强当时说,“超级IP”改编系列电影是以IP为主要核心的竞争力,甚至不依赖导演,能够成为稳定的利润来源。
但是,阿里影业参与的最具全球知名度的电影就是两部《碟中谍》和一部并不赚钱的《忍者神龟2》。它甚至还在2017年弱化了制片业务,将“基础设施”作为重点。
相比之下,腾讯影业的国际投资几乎全部都是风斗正劲的世界级IP。
从2016年开始,腾讯影业以平均每年一部的速度参与了《魔兽》、《金刚:骷髅岛》、《神奇女侠》、《头号玩家》,在《毒液》之后则是新的《终结者2019》影片。
腾讯影业副总裁、大梦工作室负责人陈洪伟最近在回顾从《魔兽》到《毒液》的过程时,也有点痛苦地说到,《魔兽》时腾讯影业还没有足够成熟的团队,虽然做了很多案例和努力尝试,包括内部联动,但是力量比较弱小。而到《毒液》,团队已经能够匹配索尼这样国际级大公司的需求,“从稚嫩到成长和成熟”。
这一席话,恐怕道出了互联网电影公司从零起步进击国际市场的苦楚和收获。
完美世界则是第三种模式:2016年、2017年,完美世界分两次与环球影业达成协议:5年内投入5 亿美元,成为50部环球影业电影的出品方之一。
不过据媒体报道合作的条件稍显苛刻:这份完美世界承担25%制作成本以及获得25%票房分账的片单,并不包括《速度与激情》、《神偷奶爸》、《小黄人》等最赚钱的影片,而且完美世界无法参与到电影的制作、营销和推广当中。
即使如此,完美世界仍然依靠这个庞大的投资包“蹭”到了奥斯卡。
《毒液》片头中,腾讯影业的LOGO位居第二,在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之后,漫威之前。在这样一部电影中位于这样一个位置,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一直可望而不可求。
5年拍个片子!你闹呢?
在中国的电影市场,最让人难受的是:每个人都知道行业存在扭曲,每个项目都在大声疾呼扎实拍片、每场论坛都在批判炒作和急功近利。结果,绝大多数人又是以现有的规则和流程进行评判:别闹,5年拍一部片子?投钱的山西煤老板怎么会同意!
结果之一,就是大制作题材影片的缺失:1年就能完成从立项到后期的国产大片们,自然会被观众批评到地面。于是,小成本剧情片、搞笑片泛滥,在欧美市场绝难成为主流的类型片占据了中国电影最显眼的位置。
战争片越来越少,根本就看不到正常意义上的科幻片。所以也不会有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取得成功。传统电影公司并非没有进行国际化尝试,但绝大多数表现出严重的异体排斥反应,甚至不乏借此圈钱、洗钱的丑闻。
国际市场和国际级产品,是真正的试金石。
互联网电影公司各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阿里影业是一掷千金,可惜还没等到在国际市场有所作为,就全力投入去做票务等渠道建设。
完美世界虽然实力不如阿里强大,但是走了“聪明”的路数,从投资人的角色先保证收益和成绩,然后开始触及营销等方向。
腾讯影业还算勇敢,一直在按它们那个“不孤立做影视”的理论磨片子,同时在各种场合苦口婆心的解释自己“耐心”的原则。而且,正如从《魔兽》开始,腾讯影业几乎从未间断冲击国际市场。这也是其坚持“内容和品质”的反映。只是从前期看,这种坚持如果过于执着,就会因为出片缓慢而为舆论落下口实。
坐拥票务渠道,阿里影业在2018年归来。从“西红柿”到“药神”,票房、口碑丰收。不过,看得出来,片方现在对阿里的态度和视频网站差不多:跪求入股,主要为了捆绑渠道。所以在国际市场,阿里只有《碟中谍6》这样的片子。
但重心落在国内市场的问题是:中国的电影市场就是一张赌桌,偶然因素过强投资人其实几乎无法从IP、剧本等基本面情况进行合理判断,总之电影投资在中国越来越找不到规律。
而在好莱坞影视市场,一套从剧本到完片的成熟体系保障之下,“失算”绝对是少数。这也是中影、上影、博纳影业等追求财务稳健的中国公司逐步将注意力转向海外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中国只是单一市场,无法更好地分散风险;另一方面是来自各行业的热钱打乱了市场节奏,加上直播、网综、手游等文娱形式的竞争,以及政策的调整,让中国的影视公司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市场也时刻处于剧烈变化中。
只是真正参与国际市场、特别是参与国际级产品的制作,通常是可望而不可求的。
什么才能赢家通吃
建设渠道也好,进行聪明的财务投资也好,很快赚钱的玩法终究无法触及国际市场的核心。后者也就是电影产业的根本:内容和品质。而这恰恰是中国电影产业一直缺乏、并导致中国电影成为赌桌的根本原因。
没有内容和品质这样稳定的竞争力做保证,你可以成为一场赌局的赢家,但是并不知道自己在下一场赌局会输掉多少筹码。
在爬坡、并且不断了解好莱坞对于内容和品质塑造的细节3年之后,陈洪伟这样说到他们对《毒液》的把握:漫威超级英雄已经进入疲劳期,必须有新的、特质性的英雄出现。而如今《毒液》的表现,其实与他们最初的判断相差不大。
但是,也正是因为从《魔兽》开始的一连串尝试以及由此得到的对于内容的积累,才使索尼愿意接纳腾讯影业成为平等的合作伙伴。
能够证明这是明智之举的例子是:腾讯影业判断,虽然北美市场在传统上更喜欢暗黑风,但是《毒液》所具有的幽默和“萌呆”可能是争取中国年轻观众、女性观众的关键。
毕竟过去的超级英雄电影,包括《异形》、《终结者》、《星球大战》、《变形金刚》等顶级IP一直是男性观众的市场。女性观众除了“看帅”,始终处于“他是谁?”、“他打谁?”、“谁打他”的迷糊之中。
向索尼提出之后,《毒液》在中国的营销策略更加强了对“毒液”呆萌、幽默的宣传。而《毒液》在大陆突破10亿元票房大关后,Sony全球主席TomRothman也给腾讯影业CEO程武专发邮件,感谢腾讯影业团队中每一位的努力。
陈洪伟觉得,对品质的积累来自方方面面,最大的是对内容和用户的判断。
只是对于腾讯影业来说,没有平台可以和片方叫价和交易、只能干巴巴的去试内容,绝对是一种特别大的痛苦。当然,并不能说腾讯影业没有资本。现在就连《穿越火线:枪战王者》里的烟雾弹都是“毒液款”。根据女性用户的取向,腾讯旗下的火箭少女101还唱了一首《毒液前来》。至于腾讯的社交、媒体渠道自然是全覆盖。
但这些资源终究不如淘票票那样直接与阿里影业连接一体。不过对于国际市场,渠道和资金已经退居次要,内容和品质才是赢家通吃。
重要的是谁在身后
漫威超级英雄电影通常都有5到10年的周期。这还是它们已经连载了几十年漫画,之前已有动画、连续剧或老版电影的情况下。
这对于一家电影公司、特别是打算和国际接轨的电影公司来说,只能连写10个“惨”:第一年搭建团队、选片,第二年立项、策划,第三年编剧、打磨,第四年投拍,第五年补拍、后期,第六年上映,这套好莱坞最低时限的流程肯定要被行业和媒体打上红叉叉。
更惨的是,负责人不得不向舆情压力妥协,勉强按照中国特色拍个片子,结果更被作为“不行”的证据——你看,你还是按照原来的玩法,还玩不好。
爬坡能不能成功,重要的是看有没有人在身后推你,以及推你的这个人是不是老板。
阿里影业从制片到基础设施,再回归制片。并不能说当初的决策有误,但是中间空白的时间恰恰是其他公司在国际市场持续进击、甚至触摸奥斯卡的时段。
而在完美世界,即使影视业务因严重亏损被剥离,仍然归属池宇峰旗下企业。最终,他进行资本运作的主体也是影视业务为前身的完美环球娱乐,并将游戏业务进入了注入。
腾讯影业董事长就是腾讯COO任宇昕。他的表态是:影视作为最为生动、直观的文化载体,将在腾讯的文创布局中,承担重要的使命。腾讯将在影视业务上,做更系统和更长线的投入。
最近架构大调整之前,任宇昕曾分管腾讯全部7个BG中3个BG。如此日理万机,但几年里在上海电影节腾讯之夜这样的活动中都可以看到他的出现,可见对于腾讯影业的力挺。
同时可以判断的是,几乎从未现身腾讯影业公开活动的刘炽平,作为腾讯集团的实际操盘手和财务决定人,如果不给予坚决支持,腾讯影业恐怕也无法实现从《魔兽》到《影》《毒液》的提升。
毕竟,即使是阿里、腾讯这样的全球互联网巨头,面对电影这样的“重资金”行业,也要考虑付出与收益。实际情况是,2015年前后进场的互联网影视公司已经几乎全部销声匿迹,更不要提去支持要布局几年才可能出现收益苗头的模式。唯一的解释是,从任宇昕到刘炽平,恐怕包括马化腾,始终也认为电影需要一步一步的走。
当然,最终腾讯影业的这种积累,恐怕也是腾讯集团层面的一张王牌。正如马化腾最近在乌镇所说,中国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更配得上自己的硬实力和国际地位。而腾讯应该继续发挥行业带头作用,承担其责任。这使腾讯影业的爬坡背负了更为沉重的任务。
从《影》到《毒液》,还有入围戛纳等一系列奖项、未映先火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北京瑟瑟的秋天里,以腾讯影业为标签的互联网电影公司并非时来运转,而是付出终究开始看到了收获。
可以去看看腾讯影业每年发布会时必须要提到“耐心”时坚决的口气,也看看阿里影业报表上动辄几亿元的学费,还可以看看完美世界被取笑为“金主”的无奈。
当然,从表态和行动都可以看到,阿里影业、完美世界已开始进击制片,回归内容与品质这一基本法则。
重要的是通过2018年,腾讯影业这些互联网电影公司应该能对赚钱和品质之间的选择,有了更坚定的答案。